评丨农村女防男不势,兴农老了该变养也成趋传传女

三农大小事,尽在兴农评。养女防老
在传统农村观念里,兴农“养儿防老,评丨积谷防饥”是农村男铁律,“生儿子”被当作晚年保障。成趋传女但这一观念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势传转变。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师生调研发现,也该如今,养女防老嫁出去的女儿共同甚至更多地承担起了农村父母的养老责任,出现了所谓的“女儿养老”现象。(据12月26日南风窗)
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社会经济发展引发人口流动与家庭结构变化的结果。
少子化和城镇化使得儿子养老面临压力。农村居民生育观念逐渐转变,农村家庭子女数量明显减少,单纯依靠儿子养老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进城子女难以和老人长期一起居住并承担传统的赡养职责。
农村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为“女儿养老”奠定了现实基础。以往女性经济不独立,只能依附夫家,承担给公婆养老之责,许多“养儿防老”的本质是“儿媳养老”。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女性普遍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教育机会,就业机会也几乎与城市女性无差别,有了稳定收入,既改变了自身家庭地位,也为父母养老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国民法典规定,成年子女均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女儿参与养老不是取代儿子的角色,而是基于亲情与家庭伦理的共同担当。女儿的细致入微与儿子的有力扶持相互配合,方能让父母在暮年收获更为周全、暖心的照料与呵护,也有利于促进家庭内部关系的平衡与融洽。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养儿防老”观念已逐渐转变,但“传男不传女”的观念却依旧滞后。如报道的案例所示,在农村,承担着更多养老责任的女儿分得的家庭财产往往比儿子少,耕地、宅基地等分配多以儿子为主体,外嫁女往往难以“分一杯羹”,这不仅有家庭“偏心”的因素,也有以村集体等为代表的乡村社会传统观念的桎梏。
农村“女儿养老”现象是社会文明发展的生动写照,它既反映了社会进步的积极一面,也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唯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构建更为完善、公平且可持续的养老体系,减轻子女的经济负担,推动移风易俗,才能让更多农村老人安享晚年。
作者:方壮玮
相关文章
- “进厂”上班 大有可为 编辑:汤晓雪 来源:南方日报2025-05-10
- 有人曾在北京十里河文化街一家批发店里以50元的价格买下一个用玉粉压制的白玉手镯,而在另一处古玩市场店家开价1.2万元!据其介绍,一块古玉残片收购价是1000元,加上加工费用,成本约在7000—80002025-05-10
- 中通客车(行情, 问诊)官网4月3日发布消息,表示公司近日连续斩获新能源客车订单,包括东营市公交公司90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订单,濮阳市公交公司20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邯郸市和青岛市的公交公司近日也2025-05-10
- 专家提醒可据银行交易流水记录、手机短信等四线索查询随着网络对人们生活影响的深入,人们的网络行为已经不只是停留在虚拟社交层面。个人货币财产、文字信息、日记、图书、影像素材等大量实物资料逐渐转化为虚拟数字2025-05-10
-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2025-05-10
- 鸟语花香夜,网恋好时节。张滨画春花催得心花开你侬我侬正当时调查显示3~5月网恋成功率高3~5月网恋“脱单季”来了,你知道网恋有基本门槛吗?昨天,某相亲交友网站发布调查结果显示,3~5月网恋成功率高,同2025-05-10
最新评论